其實,我們時刻都在學著怎麼愛

親愛的你,這段時間,好嗎?

前些時日發出第一封信後,便有人悄悄回信,有人問我想不想聊聊,有人回應著相同的感受。 那些訊息都讓我感動,也深感珍貴。我想,便趁著這一封信說聲謝謝;不只是因為有人和你一樣願意等我、聽我,也謝謝你讓我更確定:

「文字,是我最喜愛的抒發管道,也是我願意重新回來的支持。」

當我在文字的世界時,它不急著回應,也不要求結論, 而是允許我在每個當下,自在地遨遊,也能只是找個角落待著,就像一個永不打烊也不存在干涉的空間,讓我感受到自由的微風。

今天,我想打開這一扇門--關於我與父母的記憶。

我喜歡回想過去,卻有些人勸說「不要活在回憶裡」。我不認同,因為每次回望,我都能重新解讀那一刻,我明白,在回憶中不見得能得到力量,也可能同時會喚醒傷痛,但我總能從中感受到一種連結:「我沒有忘記你,我仍與你有聯繫。」
這份安慰,就彷彿有個長久陪伴在身後的人,靜靜將我攬在懷中後,傳入心中的一句低語。

小時候的我,覺得爸爸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人。

我從不問他怎麼做到,只知道:「只要我說,他就一定會實現」。他是我心中的魔法師,縱使不擅表達,卻有著十分細膩的心。我時常拿他的害羞來開玩笑, 而他,也總是在我笑到喘不過氣時,趕緊抓著這個瞬間笑著逃離。

應該是在國中時期的某一天,我忽然覺察:為什麼我能讓朋友笑開懷,卻沒能為家裡也添些歡樂?那個念頭出現以後,我開啟了「彩衣娛親」的模式,也因此能夠看見他們發自內心開懷的笑,還有一再上演著笑到無力、卻逃不了的場景。

我好感激那個決定,因為,它拉近了我和父母的距離。

多年後,印象是在媽媽離開的前三個月左右, 我們聊了一場悄悄話,是她從前不曾說出的困境,也談到她那看似堅強下的脆弱。那一刻,我懂得:她不是我以為的那個「什麼都不怕的母親」,她只是努力地保護自己,也是個會害怕的小女孩。

那天的談話,讓我明白:愛不總是表面的堅強,有時它是一種沉默的堅毅。

我們生長在一個不擅長說愛的時代。期待與責備總是同時出現,愛與痛也往往讓人無從分辨。我很感謝當時那個特異獨行的自己,因為不想後悔,選擇改變家人之間的語言。我開始學習對父母親親、抱抱,也努力說出「我愛你」。在他們嚇著逃跑的時刻,我的表達雖然不一定自然,但肯定的是並不為難。

我知道我們彼此都有愛,也都很愛,只是沒人教我們怎麼表達份愛。
然而,我很清楚,即便有人教,也必須為了每段獨特的連結,用心找出專屬的模式,家人是,戀人是,一切都是。

寫到這裡,我又想起國小時期。爸爸經常載我上學。從腳踏車到摩托車,只要我開口,他一定風雨無阻。我記得我總是抓著後座的鐵桿,也記得那次想試著抱著他的腰,結果,那天我們摔了車。我猜想著是不是因為爸爸怕癢?是不是因為爸爸害羞?所以,我想找到解答,努力地嘗試。換來的結果,便是「不是一次,而是多次」的摔車記錄。雖然爸爸從沒責怪,但我為此愧疚萬分,除了害他受了傷,還讓並不富裕的家,得換上好幾次的擋風玻璃。

還記得當時爸爸的代步工具,會從腳踏車換成摩托車,是因為他得了骨刺。總是一副悍婦模樣的媽媽,什麼都沒說,就直接替他做了換車的選擇。我懂:這是媽媽表達愛的方式,她用沉默愛著他。我懂了媽媽為何做出這件決定,我也懂姊姊們不懂,還以為她就是任性。

我曾試圖讓她們理解,但現在,不用了。我知道我們走的是不同的路,而我選擇珍惜自己所看見的那條,也是一條不需要別人理解的路。

寫第一封信時,我曾猜想,未來我在繼續寫著信時,會不會每封都痛哭流涕?令我沒想到的是,寫著寫著,心只覺著暖暖的…。

這封信,獻給那些曾被愛包圍卻說不出口的片段。寫給那個摔車卻不責怪的爸爸,寫給那個嘴硬心軟的媽媽, 也寫給那個過去努力學著說愛的我,還寫給現在選擇打開門的自己。

如果你也曾有過類似的故事, 歡迎你寫信來跟我分享。願我們都能在文字空間裡,繼續一道一道打開心中的一扇扇門,並陪伴著彼此,一起不孤單地走過那道門。

可以寫信給我:elsahsia2013@gmail.com 

#走過那道門 #家庭記憶 #慢步療癒 #父母的愛 #沉默中的連結 #陪伴信箋 #微光信箋 #MetElsa #學著怎麼愛 #家庭情感修復 #助人者書寫 #身心靈陪伴 #沉默中的情緒 #說不出口的話 #家庭療癒 #親密關係修復 #情緒陪伴 #沉默中的愛 #個人成長故事 #女性書寫 #父母的愛與理解 #親密關係療癒

MetElsa
MetElsa

○MetElsa身心靈工作室創辦人|催眠 觀元辰 塔羅 排列
●教你與潛意識對話的心靈教練 ○心靈風水開運培訓講師●NGH催眠師|講師 ○相信~就有力量!!!